战“疫”有我 | 平均50+,不输年轻人(一)

来自:办公室   发布时间: 2022年05月23日 点击:

  有这么一群人,他们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,冲在一线,勇敢逆行,全力以赴。

  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了“德技双馨”的使命担当。

  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,也没有惊人的壮举,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,兢兢业业、勤勤恳恳、一丝不苟、任劳任怨,为学院疫情防控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
  智慧交通学院专职教师 魏春均

  封校以来,每天早上的6:40和晚上的10:00,一个忙碌的身影都会出现在8号学生宿舍楼。54岁,智慧交通学院年龄最长的教师——魏春均,已经在校园封闭期间连续工作了50余天。这期间,他不轮班、不换班,24小时坚守岗位,积极参与核酸检测、宿舍检查、学生面试等工作。

  作为一名编队成员,守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他的初心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,他全力帮助;当学生心理压力较大时,他耐心辅导。学生问到的每一个问题,他都细心解答。在学校封控期间,2018级学生韩同学意外手腕受伤,魏春均老师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查看学生伤势,联系医务人员,让学生第一时间得到救治。韩同学回家养伤期间,魏春均老师多次与学生沟通,慰问学生,安抚学生情绪。在面试期间,魏春均老师为韩同学安排专场网络面试,并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。最终,韩同学找到了心仪的单位。在学生眼里,他有一颗真正爱学生的心,从学生中来,到学生中去,将一个个学生看作一块块璞玉,坚信只要精心打磨,一定光彩璀璨。学生眼中的好老师,对家庭和家人却有太多的亏欠。魏春均老师的爱人,在疫情期间腿不慎受伤,为了不影响魏老师工作,独自一人在家,没有抱怨,没有怨言。魏春均老师表示,自己一直对家人的理解表示感激,他们的支持也是自己坚持工作的动力。他说:“作为一名老教师,在学院需要自己的时候更应该冲到前面。”冲锋在前,责任上肩,魏春均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一名“技师人”的坚守和信念,为学院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。

  智能制造学院专职教师 李溪

  3月30日封校以来,智能制造学生全部集中到五号、七号楼两栋宿舍楼,给管理造成极大的困难。为加强管理,54岁的李溪老师也加入到了编队管理工作中。每天早晨7点,他就到宿舍楼叫同学们起床。8点30,自己就要做好上网课的准备。期间小孙女出生,夫妻两人也没能去照看。作为专职教师,他在保障上课质量的同时,与同时编入七五大队的另外两三个老师团结互助、集思广益,七号楼五层成为他们新的“战场”。在这里,李老师充分利用自己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解决学生早晨不愿意起床、宿舍卫生差、吸烟等问题。为了迅速提高学生宿舍内部整理标准,李溪老师亲自上阵示范,同学们在他手把手的教学中迅速成长了起来。在宿舍评比中,李老师管理的9个宿舍被评为“优秀宿舍”。不仅如此,李溪老师与编队的其他老师还协助学生对每一间宿舍的风扇、空调滤网进行了清洁,对于宿舍脱落的金刚网进行了维修。针对个别吸烟的同学,李老师没有急于求成,让学生直接戒烟,而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谈心谈话帮助学生明白吸烟的危害。几次交流下来,师生的心离得更近了,信任感建立起来了,学生也基本杜绝了吸烟现象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上,李溪老师相信,只要坚定信念,与学生共进退,疫情终将散去,亲人终会相逢。

  智能制造学院专职教师 王校春

  清晨,或许我们还在美梦,他早已来到。夜晚,或许我们早已酣睡,他仍未离开。他就是智能制造学院专职教师王校春。在安逸与奉献中,他选择了后者,实现了“哪里有需要,就到哪里去”的初心。封校期间,王老师同时承担编队管理、教学任务和部分班主任工作,工作切换频繁,任务重,“现在就做”“继续就行”“还有没有问题?”成为了他封控期间口头禅,他用责任和奉献筑起了校园防控工作的坚实防线。

  工作的繁重,压不灭他心中的火。面对种种困难,他迎难而上,总结出先紧急、后重点、并任务、补漏洞、延时效的“五步工作法”。既不是班主任,也不是代课教师,为了做好编队管理,迅速和学生建立信任关系,王校春老师从学生专业发展、个人爱好、毕业工资待遇、各地特色、学习技巧等方面与学生谈天说地。师生慢慢建立了信任关系,他也逐步实现了与学生的“化敌为友”。抗疫防控,有我担当。王校春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特殊时期一名教师的责任与担当。(文/宣传统战处 图/宣传统战处、各二级学院)

编辑:张丽萍
上一篇:
下一篇:

版权所有:山东技师学院  法律顾问单位:山东保君律师事务所  微信ID:isdjsxy   邮编:250200

学院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2号  电话:0531-81291067(办公室)  81292289(招生咨询)  鲁ICP备05042441-1

战“疫”有我 | 平均50+,不输年轻人(一)

来自:办公室   发布时间: 2022年05月23日 点击:

  有这么一群人,他们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,冲在一线,勇敢逆行,全力以赴。

  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了“德技双馨”的使命担当。

  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,也没有惊人的壮举,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,兢兢业业、勤勤恳恳、一丝不苟、任劳任怨,为学院疫情防控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
  智慧交通学院专职教师 魏春均

  封校以来,每天早上的6:40和晚上的10:00,一个忙碌的身影都会出现在8号学生宿舍楼。54岁,智慧交通学院年龄最长的教师——魏春均,已经在校园封闭期间连续工作了50余天。这期间,他不轮班、不换班,24小时坚守岗位,积极参与核酸检测、宿舍检查、学生面试等工作。

  作为一名编队成员,守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他的初心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,他全力帮助;当学生心理压力较大时,他耐心辅导。学生问到的每一个问题,他都细心解答。在学校封控期间,2018级学生韩同学意外手腕受伤,魏春均老师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查看学生伤势,联系医务人员,让学生第一时间得到救治。韩同学回家养伤期间,魏春均老师多次与学生沟通,慰问学生,安抚学生情绪。在面试期间,魏春均老师为韩同学安排专场网络面试,并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。最终,韩同学找到了心仪的单位。在学生眼里,他有一颗真正爱学生的心,从学生中来,到学生中去,将一个个学生看作一块块璞玉,坚信只要精心打磨,一定光彩璀璨。学生眼中的好老师,对家庭和家人却有太多的亏欠。魏春均老师的爱人,在疫情期间腿不慎受伤,为了不影响魏老师工作,独自一人在家,没有抱怨,没有怨言。魏春均老师表示,自己一直对家人的理解表示感激,他们的支持也是自己坚持工作的动力。他说:“作为一名老教师,在学院需要自己的时候更应该冲到前面。”冲锋在前,责任上肩,魏春均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一名“技师人”的坚守和信念,为学院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。

  智能制造学院专职教师 李溪

  3月30日封校以来,智能制造学生全部集中到五号、七号楼两栋宿舍楼,给管理造成极大的困难。为加强管理,54岁的李溪老师也加入到了编队管理工作中。每天早晨7点,他就到宿舍楼叫同学们起床。8点30,自己就要做好上网课的准备。期间小孙女出生,夫妻两人也没能去照看。作为专职教师,他在保障上课质量的同时,与同时编入七五大队的另外两三个老师团结互助、集思广益,七号楼五层成为他们新的“战场”。在这里,李老师充分利用自己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解决学生早晨不愿意起床、宿舍卫生差、吸烟等问题。为了迅速提高学生宿舍内部整理标准,李溪老师亲自上阵示范,同学们在他手把手的教学中迅速成长了起来。在宿舍评比中,李老师管理的9个宿舍被评为“优秀宿舍”。不仅如此,李溪老师与编队的其他老师还协助学生对每一间宿舍的风扇、空调滤网进行了清洁,对于宿舍脱落的金刚网进行了维修。针对个别吸烟的同学,李老师没有急于求成,让学生直接戒烟,而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谈心谈话帮助学生明白吸烟的危害。几次交流下来,师生的心离得更近了,信任感建立起来了,学生也基本杜绝了吸烟现象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上,李溪老师相信,只要坚定信念,与学生共进退,疫情终将散去,亲人终会相逢。

  智能制造学院专职教师 王校春

  清晨,或许我们还在美梦,他早已来到。夜晚,或许我们早已酣睡,他仍未离开。他就是智能制造学院专职教师王校春。在安逸与奉献中,他选择了后者,实现了“哪里有需要,就到哪里去”的初心。封校期间,王老师同时承担编队管理、教学任务和部分班主任工作,工作切换频繁,任务重,“现在就做”“继续就行”“还有没有问题?”成为了他封控期间口头禅,他用责任和奉献筑起了校园防控工作的坚实防线。

  工作的繁重,压不灭他心中的火。面对种种困难,他迎难而上,总结出先紧急、后重点、并任务、补漏洞、延时效的“五步工作法”。既不是班主任,也不是代课教师,为了做好编队管理,迅速和学生建立信任关系,王校春老师从学生专业发展、个人爱好、毕业工资待遇、各地特色、学习技巧等方面与学生谈天说地。师生慢慢建立了信任关系,他也逐步实现了与学生的“化敌为友”。抗疫防控,有我担当。王校春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特殊时期一名教师的责任与担当。(文/宣传统战处 图/宣传统战处、各二级学院)

编辑:张丽萍
上一篇:
下一篇:
中科汇联承办,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,portal门户,舆情监测,搜索引擎,政府门户,信息公开,电子政务